包括中国、日本、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专利申请的主导地区。2019年,中日韩三国专利合作条约(PCT)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49%。这超过了北美和欧洲的申请.
在该区域内,国内专利申请也急剧增加。2019年,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40万件,而美国实用专利申请量为62万件。
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,以及日本、韩国和中国台湾强大的制造业密集型经济体,我们预计东北亚在未来20年将日益主导全球专利申请。
多年来,一些日本和韩国的大型企业拥有的专利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。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加入到它们的行列。
目前,中国的专利诉讼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。2019年,一审法院受理专利侵权诉讼案件2.2万件。相比之下,在美国,地方法院的专利诉讼只有3347件。尽管中国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仍远低于美国,但近年来中国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一直在稳步增长。
中国拟议的立法修改将增加法定赔偿和惩罚性赔偿。
由于其经济规模和可获得的巨额赔偿金,美国仍然是专利交易的最大市场。但是应该看到,专利交易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正在增长。该地区实力雄厚的大型科技公司出售其部分专利的意愿在逐步增强。
东北亚的高增长科技公司正成为重要的专利买家。这些公司的业务增长往往超过其专利包的增长,从而使它们面临竞争对手的许可费要求和诉讼。购买专利是扭转这种不平衡的最快方法。由于这些公司是执业实体,它们既看重当前的技术,也看重未来的技术。这与非执业实体买家形成了鲜明对比,后者主要根据当前的侵权行为来评估专利价值,并且最近成为北美最大的专利买家。
对于想要购买、出售或许可专利的公司来说,现在将东北亚作为任何交易活动的一部分是至关重要的。对于买家来说,东北亚是一个巨大的专利来源。对于卖家来说,它是许多执业实体买家的所在地。而对于非执业实体来说,该地区已经占到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。
在东北亚做专利交易确实会带来挑战。这些公司在专利交易方面的经验往往有限。要与他们达成交易,就必须努力让他们了解正常的合同条款和条件以及交易程序。这会拖慢谈判。
向交易对手提供额外利益可以使交易顺利进行。如果出售专利,考虑给予一些附加专利许可;如果许可专利,也考虑将部分专利转让给对方。增加有形的利益,如产品的销售或购买,提供分销渠道或制造能力,也可以帮助顺利进行交易。对于不习惯知识产权无形性质的高管团队来说,批准一项具有一些有形利益的交易可能要容易得多。
最后,对方外语语言技能可能有限,商业文化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。如果您的团队中有人能用对方的语言交流,并且了解对方的商业文化,交易就会进行得更快更顺利。